- 用戶經驗分享
用戶經驗分享
靜電紡納米纖維在藥物釋放系統中的應用
以下內容根據東華大學2020年7月的文獻《纖維基介孔SiO2藥物載體的構建及其釋藥性能》整理。
慢性傷口一般是指在4~8 周內無法恢復解剖和功能上的完整性且容易復發的傷口,傷口潰瘍病變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針對慢性傷口的難愈性,藥物緩釋體系的建立顯得尤為重要。
介孔二氧化硅納米顆粒( MSNs) 在藥物遞送系統中具有高效的藥物負載與釋放性能。而靜電紡納米纖維作為藥物緩釋載體材料更有利于藥物的吸收與控制釋放,并能很好地阻隔外界微生物進入病灶部位,又能保證創面與外界環境進行充分的液體和氣體交換。
實驗將二者結合,首先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介孔SiO2;然后采用靜電紡絲技術制備負載介孔SiO2的聚己內酯( PCL) 纖維膜;而后將合成的MSNs 利用超聲浸漬法負載抗菌藥物鹽酸環丙沙星( Cip);最后,將一定質量分數的載藥MSNs 與聚己內酯( PCL) 紡絲液混合,通過靜電紡絲技術制備出Cip-MSNs /PCL 復合納米纖維。
研究發現,當載藥MSNs 質量分數為6%時得到的纖維較為均勻,藥物小分子在纖維膜中呈現出均勻分布的特征。
原文:段紅梅,汪希銘,黃子欣,2
以上文獻中使用了通力微納高壓靜電紡絲機。

